分享好友 行情首页 频道列表

一代航空名企的竞争密码——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三个“成功关键词”

2021-05-10 14:215880

前不久,有消息称,俄空天军正式接收编号“01”的首架量产苏-57战斗机。消息公布后,人们将眼光再次投向苏-57的“娘家”——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这是一家以苏联航天英雄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命名的航空企业。1958年,第一架量产苏-7战机在该厂首飞成功。20世纪80年代,该厂克服重重难关,迎来苏-27的批量生产。当“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在巴黎航展亮相时,世人无不为之赞叹。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俄军方订单锐减,工厂连续几个月开不出工资。他们通过生产玩具、家具勉强维持生产线运转。

身陷逆境,工厂视困难为转机,不断进取、开拓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对接客户需求,收获了大量国外空军的生产订单,成功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迈入新世纪,工厂技术实力一举超过诸多老牌航空制造公司,成为俄罗斯航空界的“龙头”企业。

本期,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坎坷经历,探寻军工企业的竞争密码。

关键词:成长

阿穆尔河畔升起航空新星

1932年的一天,随着汽笛声响起,“卡尔别恩克大尉”号轮船稳稳靠在阿穆尔河畔码头。一群“垦荒者”鱼贯而出,好奇地打量着这片土地。此行,他们要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建造一个秘密的军工企业——第126航空工业制造厂。

3年后,126厂第一个生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的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飞机制造工作中。

当时,苏联工业基础薄弱。为了摆脱困境,工厂利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部分西方国家急需向国外输出资本、技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高薪聘请外国专家。

得益于此,当图波列夫设计局的P-6侦察机面世后,工厂凭借过硬的飞机制造实力,很快斩获设计局的订单合同。

193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P-6侦察机成功首飞,揭开该工厂的传奇序幕。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集结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激起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工厂工人们叫响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夜以继日地工作在飞机生产线上。

当时,工厂各类物资匮乏、工作环境极度恶劣,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仅伊尔-4远程轰炸机他们就生产了2700多架,为战争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当战争硝烟散去,工厂的使命担当仍在延续。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空军急需一款能够缩短起降距离的战机。苏霍伊设计局很快拿出方案——使用可变翼技术,让机翼围绕根部转轴改变后掠角,以提高战机的起飞升力。

颠覆性技术对应的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变后掠铰链和机翼结构强度、后掠角和飞行状态的匹配,这些都是当时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此外,要想让战机快速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苏-7的生产线。

为了满足军方要求,工厂研发团队和设计局开始了长达3年的艰苦攻关。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将战机一半翼展做成变后掠翼,将原主起落架以内的机翼固定,后掠角则在3个位置上由飞行员根据飞行状态手动调节。

苏联武器制造业有一句名言:“能大量生产适用的武器才是最好的武器。”当苏-17的样机生产出来后,试飞结果证明:这个堪称“半吊子”的变后掠翼,最大限度地简化技术问题,具备快速量产条件,令苏联军方非常满意。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第126航空工业制造厂生产的各型战机,为守护苏联空天安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国运即我运”的精神担当,该工厂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在苏联航空发展史写下璀璨的篇章。

关键词:创新

“侧卫”战机亮剑空天

1971年,126厂更名“加加林远东机器制造厂”,以纪念英年早逝的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背负英雄之名,该厂员工们感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前,虽然该厂先后参与研发和制造了诸多性能先进的苏式战机,但在航空企业“大咖”云集的时代里,工厂的业界影响力并不突出。

如何从全国航空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制造厂需要破解的棘手难题。

命运转机悄然而至。苏霍伊设计局初步完成苏-27原型机设计不久后,制造厂开始了战机批量生产的筹备工作。没想到,各种技术难题接踵而至——

苏-27的新式电传动结构与之前生产的苏-17完全不同,工厂必须在短时间内重建飞机生产线。

苏-27采用了大量的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这对工厂生产工艺要求更高。

钛合金器件氩气焊接、超可塑性金属铸造……技术人员攻坚克难,探索出一系列先进的加工工艺。在转产期限到来之前,他们掌握了苏-27的所有生产技术要求。

1982年,单座型苏-27战机在制造厂进行批量生产,并在当年交付苏联空军。4年后,第一批苏-27双座教练机投入量产。随后,该厂与苏霍伊设计局开展密切合作,参与了苏-27系列战机中大多数原型机的制造任务。

橄榄球比赛,侧卫“承包”整条边路,往往是速度、力量、防守和抢断等各种技术较为全面的球员担任。基于苏-27的出色性能,北约国家将其称之为“侧卫”战机。

战场是武器装备最好的检验场。1987年9月,巴伦支海上空出现了一架抵近苏联沿海执行侦察任务的挪威空军P-3B反潜巡逻机。在3次驱逐未果后,驾驶苏-27的飞行员瓦西里果断从巡逻机右翼下方掠过,用垂直尾翼在巡逻机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导致巡逻机差点坠毁,而苏-27在垂尾受损的情况下仍安全返航。这则新闻公布后,苏-27堪称“巴伦支海手术刀”的优异性能让世人为之赞叹,也让人们记住了苏-27的“娘家”——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关键词:超越

俄航空界的“龙头”企业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工企业遭遇“寒冬”,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艰难度日。

当时,不少飞机制造厂开始转产,为外国飞机制造公司加工各类民用飞机的整机或零部件。然而,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在民用飞机生产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不具备任何市场竞争优势。

没有订单支持,该厂经营每况愈下,工人甚至连续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为了维持生产线运行,他们不放过任何机会,主动寻找商机——制造儿童玩具、家具和船艇马达。那时候,他们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订单让该厂熬过了最艰难的“寒冬”。

老牌航空企业如此败落,这是俄罗斯军方不愿看到的局面。不久后,高性价比的苏-27受到第三世界国家青睐。为满足客户要求,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和苏霍伊设计局果断提出“一机多用、一机多型”的生产方案,在苏-27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收获了大量国外空军的生产订单。

据统计,苏联解体后的10年里,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先后从俄罗斯订购了300余架苏-27系列战机。其中,超过四分之三都是由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生产的。

迈入新世纪,该厂没有一味地躺在“功劳簿”上。在俄罗斯政府牵头下,飞机制造厂与数家设计局、研究所联合重组为加加林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将科研、设计、试验、生产和销售等诸多链路打通,市场竞争力随之水涨船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如何在国际军贸市场拿到更大份额的“蛋糕”?世纪之交,加加林飞机制造厂拿到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俄罗斯国内为数不多能运用这种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

为了紧跟航空技术发展,他们率先实现数字化管理,引进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加工设备。凭借不断跃升的技术实力,该厂制造和装配飞机的技术已达到国内最高水准,一举超过米格飞机制造集团、伊尔库特飞机公司等老牌航空制造企业,成为俄航空界的“龙头”企业。

“如今俄罗斯的上空,已经是苏霍伊的天下。”苏霍伊设计局能傲视苍穹,离不开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坚强“后盾”。2002年,苏霍伊设计局在竞标中击败米高扬设计局,赢得研发俄罗斯第五代战机项目后,第一时间选择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合作。他们不负所望,首架量产苏-57战斗机于今年列装俄空天军。俄国防部订购76架苏-57的巨额合同,也为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飞机制造行业专题报告:航空装备产业研究
1 强军百年,航空装备将是发展重点2019 年 7 月,《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提出,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聚 焦能打仗、打

0评论2022-03-151122

天保基建:中天航空主营业务为投资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合资公司,无飞机生产制造业务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天保基建(000965)提问, 董秘您好!国内三大航司订购292架A320neo系列

0评论2022-07-071102

湖北首款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轻型飞机首飞成功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通讯员吴阳)7月4日下午4时,荆门漳河机场,“中国首飞第一人”侯珉驾驶卓尔ZA800飞机圆满完成空中首

0评论2022-07-071090

飞机制造公司押注单通道机型 助力民航业寻求下沉市场突围
随着全球航空业逐步恢复,发展与增长成了全行业最受关注的主题。据市场分析显示,以单通道飞机为主的各国国内和区域间航线将率先

0评论2022-07-071070

打造全球唯一“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的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 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启航”!
上海市航空航天产业特色园区授牌暨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启动仪式今天在中国商飞浦东总装基地举行。仪式上,“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一

0评论2022-03-151049

国产大飞机不是国产?网传供应商均来自欧美,真相其实是这样
我国一直都在致力于研究国产客机,C919是当前的最大希望,预计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交付。然而,有关C919这一国产大飞机究竟是不

0评论2022-02-251034

湖北全碳纤维材料制造飞机在漳河机场起飞
湖北的首款全碳纤维飞机在近日首飞成功,关于全碳纤维飞机的制造与飞行成功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在很多的国家地区都有例子,之所

0评论2022-07-071014

获准!首个用于飞机的 3D 打印承重部件
根据市场观察,多年来,汉莎技术一直在为飞机客舱生产塑料部件。 近日,汉莎获准首个用于飞机的 3D 打印承重部件,这说明在机舱

0评论2022-07-071010

俄罗斯要退出CR929项目?中国有能力独自研制C929大飞机吗?
俄媒报道称,俄罗斯“正在考虑”退出CR929客机项目。俄方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CR929客机项目上存在分歧,中国“提出了过多俄罗斯

0评论2022-07-07996

史上最大订单:2500亿!三大航购买292架空客飞机!
疫情冲击下,需求锐降,连续巨亏,资金吃惊,三大航这几年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令人吃惊的是:2022年7月1日,同一天里,国

0评论2022-07-07927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