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制造网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王煜:继续提供金融支持 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

   2022-03-07 贝果财经10930
导读

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航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备受关注。3月2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春秋航空(52.500, -2.13, -3.90%)方面获悉,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

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航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备受关注。


    3月2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春秋航空(52.500, -2.13, -3.90%)方面获悉,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带来了《关于疫情期间延续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的提案》等4份提案,关注的话题涉及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建立国内机场绿色发展评价标准和形成精准防疫标准等方面。


    “目前,新的变异病毒肆虐,民航业还要遭受油价汇率波动、地缘政治、高铁竞争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需要继续得到金融支持。”王煜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继续为航空公司提供纾困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确保航空公司的生存和飞行安全的投入”。


    缓解航空公司资金压力


    2021年,我国民航业的复苏情况难言乐观。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近日发布的《关于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在疫情反复波动的影响下,我国民航运输生产不及预期,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


    “民航行业具有重资产、高负债的特点,民航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会随其投资周期和债务周期的变化而大幅波动。”《报告》指出,要灵活运用信贷工具,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和资金成本,做到“控风险,降负债”。


    “民航业在2020年受益于民航局与银保监会提供的1100亿元一年期纾困低息贷款,大幅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由于集中退票、削减航班带来的资金压力,保证了民航业的平稳运营。”王煜在提案中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跨度拉长,航空公司仍面临亏损,营业收入处于低谷,现金流压力较大。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国内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0%,平均流动比率仅为0.49。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王煜建议,相关部门继续为航空公司提供纾困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确保航空公司的生存和飞行安全的投入。


    王煜同时建议,将现有的纾困贷款期限从1年期延长至3~5年期,缓解航空公司中长期资金压力。在王煜看来,目前纾困贷款为1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在航空公司流动资金贷款总额的占比高达50%以上。而民航业至今依然受疫情持续影响,一旦1年期纾困贷款到期之后,航空公司需靠“借新还旧”的方式来维持,这样更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


    “此外,相比纾困贷款的优惠利率,同期的银行商业贷款LPR利率为3.7%,各航空公司资金成本和资金压力将再次加大。”王煜进一步表示,因此,建议为航空公司提供3年期或5年期的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帮助航空公司平稳度过疫情期,推动行业和经济的复苏发展。


    另一方面,王煜建议扩大纾困贷款的使用科目范围,以缓解航空公司燃眉之急。2020年纾困贷款用途仅限定为航空公司日常经营性支出(例如航油、起降费、人员薪酬等),2021年年底的最新一批纾困贷款用途扩展为一半额度可用于归还存量贷款,但都不能用于飞机或发动机等采购支出,而该类费用是航空公司占比较大的资本支出,以空客A320NEO为例,一架飞机交付价格约5000万~6000万美元。


    “建议扩大纾困贷款使用科目范围,例如可全部额度归还贷款,并可用于采购飞机或发动机。这将极大缓解航空公司的运营资金压力,同时也为恢复再生产提供发展动力。”王煜表示。


    记者留意到,今年2月18日,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针对民航业发展情况也提出了5项纾困扶持措施。其中包括,2022年暂停航空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1年,以及鼓励符合条件的航空公司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航空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航空公司和民航机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建立绿色通道。


    建立机场绿色发展评价标准


    自“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出以来,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各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基于上述背景,王煜表示,中国民航建设以资源节约、低碳运行为宗旨的绿色机场是“四型机场”(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内在要求,已成为我国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我国机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还暂未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针对这一现状,王煜认为,2021年末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的《四型机场绿色性能评价标准》,总结了上海机场(51.020, -4.43, -7.99%)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资源节约、健康舒适、低碳减排、环境友好、运行高效”等五大绿色性能角度提出了绿色机场发展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


    在王煜看来,该标准立足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以及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四型机场建设导则》相关要求,并与《“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中机场绿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契合一致。


    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的《四型机场绿色性能评价标准》基础上,王煜提出了6项具体建议,以进一步建立国内机场绿色发展的行业评价标准和体系。


    具体来看,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方面,机场建设需要以资源节约、因地制宜、功能合理、降低成本为宗旨,机场航站楼等保障建筑设施在设计时应强化“空间节能优先”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技术适用、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方案。


    在低碳减排方面,可通过机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APU替代设备使用率、新能源车配备比例等指标,对机场的碳减排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促进机场各方面做好低碳减排工作。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将机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航站楼的综合能耗强度,对机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优化程度,是否建设智能微电网设施,实现内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消纳等节能措施作为评价标准。


    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可对机场的平均日用水量、水远传计量系统、补水和节水等技术设置具体评价标准。


    在污染防治方面,针对机场大气环境质量、噪声、电磁波辐射、饮用水、河湖水、废弃物处理、疫情等方面提出环境与卫生管理的制度要求。


    在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指标,例如通过航空器的运行效率(航站楼近机位的占比、年均机场放行率和地面滑行时间、A-CDM等系统应用),地面交通的运行效率(轨道、公交的保障能力),旅客通行的效率(旅客出港流线的最远距离比、自助值机设备的配备数量)等,来规范和评价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的表现。


    王煜进一步表示,可邀请行业专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结合《四型机场绿色性能评价标准》,为行业制定一套完整、完善的国内机场绿色发展评价标准和体系,促进机场在绿色、低碳等方面标准化发展,加快“四型机场”的建设,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愿景目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jzzw168.cn/news/show-4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921536879@163.com。